极速体育,极速体育直播

【中国青年网】《印度洋地区蓝皮书: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(2019)》在京发布

首页 >> 媒体报道 >> 正文 发布时间:2019-12-20
 《印度洋地区蓝皮书: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(2019)》发布会现场。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慧慧 摄


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6日电(记者 李慧慧)近日,由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、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、复旦-云财两洋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《印度洋地区蓝皮书: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(2019)》发布会在京举行。报告认为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现有国际制度的对接有望结出硕果。

蓝皮书指出,要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现有国际制度、印度洋地区国际制度进行对接,从而利用现有规则明确的国际制度来提供部分公共产品,这样既可以借助印度洋地区的国际制度来实现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部分功能,也可以激活现有印度洋地区的国际制度,使两者相互促进。

课题组进一步指出,印度洋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安全领域、海洋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多个综合或专业的国际制度,尽管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发展还不完善,但中国已经通过亚太经合组织、中国-东盟“10+1”、东盟与中日韩“10+3”等制度安排参与了多个机制。在坚持“不打破原有国际制度,不另起炉灶”的情况下,只有通过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既有国际制度对接,才能提高其机制化水平。

具体来说,比较现实的路径是将“一带一路”的具体领域和项目与现有的区域性国际制度进行对接。在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方面,“一带一路”的理念和实践与环印联盟、环孟加拉湾经济合作组织、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实践是重叠的;在民心相通方面,“一带一路”的理念和实践与印度洋委员会、环印联盟、东盟、非盟等机构的理念和实践是重叠的;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,“一带一路”的部分实践与亚洲开发银行、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实践是重叠的;在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方面,“一带一路”所倡导的理念与印度洋海军论坛、印度洋海事合作委员会、《印度洋港口国监督协定》的理念有重叠之处。

专家认为,国际关系互动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,多边合作的有效形式是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。通过将不同的功能领域与不同的区域性国际制度进行对接,“一带一路”的机制化建设就嵌入了现有多个国际制度的建设,其机制化程度的提高将有较为现实的路径和较小的阻力。
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坚持开放性与兼容性,一直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思路实现对接。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不是另起炉灶、推倒重来,而是实现战略对接、优势互补。报告梳理,中国同多个有关国家协调政策,包括俄罗斯提出的“欧亚经济联盟”、东盟提出的“互联互通总体规划”、哈萨克斯坦提出的“光明之路”等。对接的想法是美好的,但如何对接依然需要寻求现实的路径。“一带一路”是面向世界的大倡议,具有世界意义,下一步,如何实现“一带一路”与其他倡议的对接,减少重复建设,是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分享到:
ShareThis Copy and Paste